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:03月30日00時24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(北緯30.9度,東經110.8度)發生4.7級地震,抗震加固震源深度5千米。秭歸縣位于湖北省西部,長江西陵峽兩岸,三峽工程壩上庫首,秭歸縣城與附壩連為一體。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。據湖北省地震局初步了解,宜昌市秭歸縣、巴東縣、興山縣震感強烈,十堰市、神農架林區、襄陽市、荊門市、荊州市等地部分地區有震感。 震中距三峽大壩約23公里。此前27日零時20分,該地曾發生4.3級地震,震源深度7千米。目前三峽水庫正處于消落期,水庫水位在160米左右。自去年底長江進入枯水期以來,三峽樞紐按防總安排水位已平穩消落約15米。經向三峽樞紐管理局了解,本次地震未對大壩造成影響。不少網友反映,荊州、十堰、當陽、仙桃皆有震感!你感覺到了嗎?
網友稱剛剛震感好強烈,墻都搖動得轟轟響;
Miss檸檬o :躺床上被搖的睡意全無!;
心如止水Vanessa :嚇死我了,床搖得好厲害,感覺整個房子都在搖;
阿道夫賣豆腐 :地震前二十幾分鐘家里的烏龜就開始異常了,一個勁兒的往外爬

三峽大壩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,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;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發電工程,是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,三峽大壩旅游區的核心景觀,三峽水庫的東端。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筑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,全長約2309m,壩高185m,工程總投資為954.6億元人民幣,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,2006年5月20日全線建成。經國家防總批準,三峽水庫于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,至18日19時,水庫水位已達到160.18米。2012年7月23日,三峽樞紐開啟7個泄洪深孔泄洪。上游來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.6萬立方米。2012年7月24日,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.12萬立方米/秒,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。如今,三峽工程17年工期已經全面完成,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展現雄姿。尤為可喜的是,三峽建設者不僅創造了水電建設史上的多項世界記錄,而且把住了質量關,已竣工的單元項目質量評定全部合格。